□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 >> 正文
  当前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论文 【字体:
当前我国失业的成因分析论文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385    更新时间:2007/4/11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为什么失业问题如此严峻?原因究竟在哪里?人口、结构、发展、周期、体制因素都是我国失业的成因,而我认为体制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用翔实的数据,客观的态度,从人口、体制、结构、发展、周期等方面,对失业的成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失业 人口 体制 经济结构 劳动力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劳动者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1)没有工作:没有受雇或自我雇佣;(2)目前可以工作:根据某些条件,特定时间里可获得受雇或自我雇佣机会;(3)正在寻找工作:在最近某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登记、申请等特定方式正在寻求受雇或自我雇佣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为失业。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不断加快,我国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从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数字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公开失业状况正逐渐恶化。具体数字见下表。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年份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失业率(%)  
1990 383.2 2.5  
1991 352.2 2.3  
1992 363.9 2.3  
1993 420.1 2.6  
1994 476.4 2.8  
1995 519.6 2.9  
1996 552.8 3.0  
1997 600 3.1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年鉴》1991~1997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失业人口从1990年的383.2万增加到1997年的600万人,失业率从1990年的2.5%上升到1997年的3.1%。总的看来我国失业率是不断提高的。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讲,3%左右的失业率应该说是极低的,而600万失业人口对于一个12亿人口大国来说也无大碍。之所以这个数字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较大差别,是因为官方公布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者,这样就起码漏掉了两大块失业群体:一是城镇中的企业富余人员和下岗人员,二是农村隐性失业者。我国农村还存在大约1.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置。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国传统就业体制下所掩盖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社会化的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更趋尖锐。在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如何妥善安置日益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消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关系到国有企业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脱困目标,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转轨、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来,中国曾经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全国性的就业问题。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镇失业人数曾经达到400万人。但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政府通过对失业者采取以工代赈、移民垦荒、介绍就业与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到1957年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第二次是在60年代初,由于50年代末“大跃进”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城镇就业人口急剧增加。1958-1960年,职工人数净增2868万人,增长近一倍多,其中城镇新增劳动力中75%以上来自农村。60年代初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整顿经济,在全国范围精简多余职工、压缩城市人口。精简后,大约有近2000万劳动力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第三次是在70年代末期。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下乡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加上城镇积累的大量待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70年代又吸收了近1300万农民进城,我国城镇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待业问题。进入80年代,国家调整所有制和产业结构,搞活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安置待业青年。1979-1987年间,共安置7000万人次实现就业,基本缓解了这次就业压力。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以渐进式改革为特征的市场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劳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之后,我国就业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和城市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农村具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2.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失业人数逐年上升 

  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来看,由于近年来大多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滑坡,大批企业陷入亏损、停产和半停产甚至破产的困境,城镇失业问题和职工就业不足、下岗现象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92年为2.3%,1993年为2.6%,1994年为2.8%,1995和1996年分别为2.9%、3.0%,失业人数也从1992年的363.9万上升到1996年的552.8万,1997年的失业率更是达到3.1%,呈明显上升趋势,具体数字参见表1。 

  3.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1993年,全国城镇下岗职工人数仅300万,1996年上升到891万,而到1997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分流及下岗职工总计1274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7%。1998年第一季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进一步达到655.7万,比1997年年末增加21.7万人 。到1996年底,全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比例下降到仅为26%,领取社会保障救济金的仅1.8%,职工人均年生活费为925元,平均每月领取生活费77元,其中国有企业90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47元,人均生活费最低的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地区人均生活费收入仅为26元、31元、45元和44元。全国共有22个地区人均生活费低于100元 。 

  4.劳动力中长期就业计划压力巨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碰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整个“九五”期间劳动力资源供给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增加到2030万,相当于两个海南省的总人口。而且我国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冗员现象严重。联合国劳工组织和原劳动部在1995年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约为18.8%。随着经济转轨转型的不断加速,国有企业冗员释放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流将成为未来劳动力长期计划中最主要的压力。 

二、失业的成因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自1973年石油危机打破了五六十年代创造的充分就业之梦以后,开始把失业现象归结为一些非经济过程内产生的外在因素,如劳动力供给的异常增加、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脱节以及技术进步等。中国当前失业人数和下岗职工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 

  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用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按照这一指标,1982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为61,901万人,占总人口的61.66%;1990年,这一部分人口上升为75,552万,比1982年增长22.05%,约占总人口的66.83%;1995年,这一部分人口进一步上升到8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57%;1996年超过67%,成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1997年保持了自1987年以来连续10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为16.57‰和10.06‰),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总量和这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形成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持续性的巨大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